您好,欢迎来到www.365-818.com
站内搜索:

当前位置 >> 首页 >> 理论研讨

共产党人要在严以修身中彰显党性

作者:刘福高 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6/11/30 9:09:33 字体:【】【】【

我党历来有强调修身的优良传统,如刘少奇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》,教育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。习近平总书记把严以修身放在“三严三实” 的首位,凸县了修身的重要地位,与我国传统文化高度契合、一脉相承,对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,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,要深刻理解修身的内涵,明确修身的目标,掌握修身的方法,努力在严以修身中完善人格、彰显党性。

一、修身的内涵

修身自古就是安身立命之本,我国传统文化讲究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。从逻辑的角度看,这是一种递进关系,修身为本,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,即使没有治国平天下的平台,也需要修身。从哲学的角度看,这是一种主次关系,修身是内因,是根本,己身正才能正人,修身是第一位的。

(一)从狭义上讲。修身就是通过陶冶身心、涵养德性以提高素质、完善自我、实现理想人格,也就是通过自我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。

古人认为,修身最重要的功能是抑制人性中的恶,发扬人性中的善。古人对人性的认识,说法不一。孔子认为“性相近”,孟子提出“性善论”,荀子主张“性恶论”,秦汉以后董仲舒、杨雄等则认为性兼善恶。但不管这些思想家们对人性的认识如何,无一例外都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性,认为唯有修养才能抑恶扬善,成为高尚、受人尊重和有风度的人。

(二)从广义上讲。修身应该从德、能、智、信、廉、仁、礼、义、忠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自我修炼、自我完善,努力具备完美的人格、高尚的道德情操、良好的行为规范,从而在精神上达到忘我境界,在行为上自我约束,自我控制,最终影响他人,奉献社会。

这种影响力,我们常称之为人格魅力。从某种意义上,人格魅力的影响深度、强度和广度要大于行政权力的影响力。行政权力可以让人口服,人格魅力则令人心服。比如周恩来逝世,以总理身份使联合国为他降半旗致哀,可见其人格魅力赢得的尊重相当于甚至胜于某些国家元首。

《大学·经一章》说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不论老幼尊卑,贫富贵贱都需要修身。当然,修身的过程是艰难的,孔子把它比作登山,孟子把它比作掘井。一个人的修养要达到相当的高度乃至光辉的峰巅,必须有顽强的毅力,专心致志,持之以恒。

我们党历来强调加强党性修养和人格的自我完善。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共产党人的自身修养有不同要求。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党的宗旨,倡导了白求恩精神、愚公精神、雷锋精神,培育了延安精神,身体力行“两个务必”,他要求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、一个纯粹的人、一个有道德的人、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入、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。在改革开放初期,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“没有共产主义理念,没有共产主义道德,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? ”并提出了“四有”目标。江泽民同志强调党员干部要讲修养、讲道德、讲廉耻。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产党员要“对党忠诚、个人干净、敢于担当”,特别是在全党提倡并开展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,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,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个人品行的明确要求。修身对于每一个人,尤其是共产党员、党员领导干部来说,是人生的必修课,伴随终身,永无止境。

二、修身所追求的目标

《大学》里说到:修身以明德,崇德以明志,提出“修身”的终极目标是“明德”,以达到“至善”。这也是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修身理念。《论语》说,“修己以敬、修己以安人、修己以安百姓”,笔者认为,这就是修身要达到的目标。

修身以敬。就是要修出“敬”的精神状态和品质,通过修身内化为内心正直、庄整严肃、收敛敬畏等特质。对人要敬:能力有强弱,职位有高低,平台有大小,分工有不同,不管身居何位,要始终坚持人格平等、相互尊重、合作共赢的待人原则。对事要敬:要忠于职守,爱岗敬业,作为共产党员,要始终坚持走在前列、树立标杆的准则。对规矩要敬:自觉做到遵纪守法、勿越底线、言行循礼、庄谐有度。对规律要敬:格物致知,顺应自然,为所当为,为所能为。保持了“敬”,就保持了一种高端、高雅的气度和精神状态,也就有足够的定力抵御任何欲望的诱惑。既不会任意,也不会任情,更不会任性。

修身以安人。就是要以己“不安”达到“安人”,使别人得到信任、关怀和温暖。近年来,党员干部中的“不安人”现象并不鲜见。有的人“唯我独尊”,搞“一言堂”,独断专行,任人唯亲,公共决策成为个人的“内决策”,他们使同事不安;有的人“霸气十足”,不尊重他人,动辄训人,使下属不安;有的人一身戾气,一开口就是“不”,言语常带攻击性,表现为不合作,使他人不安。“扬善于公庭,规过于私室”语出晚清名臣曾国藩,值得我们借鉴。和风细雨、润物无声,与人为善,待人以诚。会说话的人让人不生气,让人熄火,让人舒服,让人不浮躁。需要注意的是,“安人”是以关心人帮助人团结人为出发点,教育、说服、批评是必要的,要讲究方法,既不是动辄训人,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。

“修己以安百姓”。这是最难得且必要的政德。让人民群众安全、安居、安定、安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在古代,战乱、旱涝灾害和苛政,是百姓很容易遭受不安的三大侵扰。如今,让百姓经受不安的现象还不少,如不作为、乱作为、缓作为等。归根结底是一些党员干部不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不依法行政,“谋事不实”造成了百姓的“不安”,而“做人不实”是其根本的要害。要走出一个误区,似乎安百姓是党政领导干部的事,与普通党员无关。实际上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企业和基层的党员的言行都对群众产生影响,区别在于影响力的深度、广度以及影响力的直接与间接程度。安百姓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牢记并践行群众路线,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,利为民所谋,情为民所系。

三、修身的方法

笔者的体会是“明志、克己、慎独、省身、自励、守分、谨慎、感恩”16个字。

(一)要明志。即,要有理想,明确志向。古人很重视人生志向的确立,诸葛亮说“志当存高远”,“淡泊明志”。人们常说:有志者事竟成,有志不在年高。可见,“志”是修身的目标,又是修身的动力。对共产党人来说,就是要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,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。无数的革命先烈,其英勇无畏、百折不饶、舍生忘死的壮举,都是因为有着坚定的信仰、信念,有着坚韧的奉献精神。

(二)要克己。孟子说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从古至今,但凡圣贤者,都经过了苦难的磨练历程,才能具备一般人不能具备的品质。在当今社会,尽管我们的工作条件、生活条件都很好,但各种诱惑也很多,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保持一份克己之心,始终守住权欲关、物欲关、色欲关,不为贪欲所俘,不为邪气所摧。

(三)要慎独。是指人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,凭着高度自觉,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,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、做人原则之事,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。很多人在公开的场合下做得很好,而在无人监督、个人独处的时候则是另一种情况,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在“其所不睹”、“其所不闻”的条件下,人们的自制能力依然经得起考验。所以慎独是“立诚之始”、“成德之基”,是严以修身的基本功、必修课,是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。我们要想练就金刚不坏之身,就要做到心中有戒,时时、事事、处处慎独。

(四)要省身。古人说“吾日三省吾身”。说的是每天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回顾和反思,看哪些做得对,哪些做得欠妥,哪些做得不对,以便随时“校正”。《弟子规》上讲,“见人恶,即内省。有则改,无则警”。说的是看到别人的缺点,就应该反省一下,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缺点;如果有,就应该加以改正,如果没有,则应该时刻提醒自己。事实上,勇于改正错误是共产党人的一贯作风,是光明磊落、胸怀坦荡的体现。我们要始终按照“三严三实”的要求,在不断剖析、反思自己中发现问题,提升自我。

(五)要自励。孔子说,即使不成功,哪怕失败的时候也应该采取“不怨天,不尤人”的态度。同时,要求人们对学业常存不足之心,对品格高尚的人常怀敬仰之意。作为党员干部,我们应时刻警醒自己,在困难面前不半途而废,不自暴自弃,在成绩面前,不骄傲自满,不恃才自傲。始终保持昂扬斗志,不断进取、创新探索,始终从人民最根本需求出发,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事、办实事。(六)要守分。就是要求人们的言行必须与其所处的地位相称。忠于职守,不越轨、不逾矩、不违规。古人说:厚德载物,又说: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。经商不守市场规则,势必被市场淘汰出局;做人不讲道德,将会到处碰壁,成为“孤家寡人”;党员干部不守本分,不讲官德,就会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去辨别力,不但难有作为,还会有迷失方向甚至摔跤的危险。因此,对党员干部来说,守住本分很重要。想干事、肯干事、多干事、干实事,是义务,是本分,是最起码的要求。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。要把谋事干事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,力戒不思进取、“做太平官”的思想。

(七)要谨慎。修身要注重谨言慎行。所谓“谨言”,首先是“言必忠信”、“不宜多说”、“说了能够实行”。言必行、行必果,戒慎恐惧。其次是“达意而已”、“要看对象”、“要有分量、时间合适”等。切实杜绝言而不行的谎言,言过其实的虚言,言不及时的空言,说错对象的失言。不能在言语方面以耿直、直爽为由信口开河地任性。所谓“慎行”,就是行为谨慎,即踏实认真,笃敬诚信,言行一致,用事实取信于人。作为党员干部,只有始终做到谨言慎行,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。为所欲为,肆无忌惮的任性,必然招致四面树敌、寸步难行,难以持久,极端者甚至落得无处容身、身败名裂。

(八)要感恩。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,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,互为因果,互为条件的。一个人孕育、生存、成长、进步和事业的成功,都是有条件的,没有这些条件的支撑,这一切都不可想象。因此,我们应当常怀感恩之心,常怀感恩之情。感恩,能使我们深感自己渺小而不致居功自傲、狂妄自大,才能谦虚谨慎、友善慈爱、敬天爱民,进而懂得珍惜和奉献。古人云“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”。受人滴水之恩,当以涌泉相报。作为党员干部,只有常怀感恩之心,我们才会有高尚的境界和宽广的胸怀,牢记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,才会自觉以一种报恩的姿态去投入工作,以勤勉的工作和无私的奉献去回报组织和人民,这不仅是党性要求、为政准则,更是做人的根底。 (市直机关工委 刘福高)